引言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人口不断增加,土地资源日益稀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土地价值的攀升,城市天际线的高度不断被刷新,超高层建筑的发展进入快速膨胀期。
根据CTBUH预测,2020全球髙度排名前20位的超高层建筑中,中国大陆将占据一半以上。超高层这一原本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建筑,现在却逐渐成为我们城市建设的常态。我院大规模的超高层建筑设计实践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把握住了浦东开发的机遇,伴随着上海这个国内超高层建设最密集的城市发展,同步成长。至今,华东院已参与设计了 127座高度超过200米的超高层建筑(其中300米以上30座),包括42项原创设计。目前,国内10座500米以上的超高层项目,华东院正在参与其中7项的设计与咨询审核工作。
虽然我们在超高层设计领域有了一定量的技术积累,但必须承认,相对于其它建筑类型,或相比国际大牌设计师,本土建筑师在超高层建筑的设计表达方面还不太成熟,特别是在超高层的形式表现上。因此关于超高层形式构成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我院也组织了相关建筑师进行了专项课题研究。
1、超高层建筑形式构成方法理论解析
传统意义上我们理解的超高层建筑形式表现,首先是反映功能空间要求,反映建造的结构逻辑(受到结构选型的制约),并被时代的审美体验所影响;另一方面,新材料、新技术的涌现成为超高层建筑发展的强大助推力。
100多年前,正是由于钢材在建筑领域大量成熟的运用、以及电梯技术的发展,成就了当时芝加哥、纽约的摩天楼盛宴。当今,数字技术、信息网络以及交叉学科研究的突飞猛进,改变了传统的设计模式和审美方式,超高层建筑也在不断突破结构和功能的束缚、刷新着高度的极限,同时也为自身的建筑形式拓展了新的可能。
超高层建筑创作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有的注重城市文化,关注建筑的文化象征;有的发挥地域特色,融合地域文脉;有的从绿色技术出发,营造生态建筑环境;有的强化新技术的应用,表现技术和材料的美感;也有的运用或理性或夸张的手法,强调标新立异等等。单纯分析形体造型并不能充分解释其设计原理;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配合参数化设计,建筑表皮的可能性大大拓展;建筑形体线性与非线性设计并存,立面构成分析的方法不再适应所有情况。
因此,我们借助相关理论,试图将超高层建筑的形式构成拆解成三个基本要素,即:概念、表皮和形体。
概念:建筑特征的语言表述,是一维存在的;
表皮:建筑内部与外部的界面,是二维存在的;
形体:建筑在空间中的构成,是三维存在的。
三个要素存在于不同的维度,互相独立便于深入分析。建筑师思考超高层的形式构成时,三个要素互相交织作用,最终形成完整的设计作品。
1.1设计概念
概念是设计之初对于建筑特质的探索,决定了一个建筑设计作品区别于其他作品的唯一性。面对纷繁的设计信息,好的概念可以贯穿项目进展过程指导设计,使得作品主题明确,特点突出。
超高层建筑往往是多种功能混合的城市综合体,其本身也成为小型的垂直城市。复杂的功能构成以及庞大的使用人数,为超高层塔楼的竖向交通组织、防灾安全、结构和机电设计带来各种挑战。超高层建筑的使用效率、舒适性、安全性、以及节能环保等问题,正逐步被大众所关注。
超高层建筑对于周边区域乃至整个城市具有超强的辐射能力,重新塑造城市天际线,往往被赋予城市地标象征意义的视觉传达,成为时代特征与场所环境共同搭建起来的时空坐标。这就对建筑设计概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里我们从设计概念灵感的基本来源:建筑所处的地理气候、基地环境、当地文脉、可识别性、象征性五个方面,对不同的创作思路进行探讨。这五个不同的创作出发点:地理气候是宏观抽象空间要素;基地环境是微观具体空间要素;当地文脉为时间要素;可识别性是建筑自身特征;象征性是基于观察者的共同经历。
1.1.1当地文脉
广义来说,文脉是指文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脉络。基于文脉的设计是指对建筑所处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进行一种整体的、系统的、和动态的全面思考,在此基础上确定建筑创作的方向、途径和结果。
超高层建筑与传统城市尺度本身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尤其在某些保护完整的旧城区,忽略环境的大尺度超高层建筑会与环境格格不入。在设计中,除了要减少建筑对于周边环境的压迫感,还要充分借鉴当地的传统文化积累,应用新技术进行再设计。
在SOM设计的上海金茂大厦中,420米的超高层建筑借鉴了中国传统叠涩塔的造型手法,多次退台后用冲天的塔冠收头,利用金属和玻璃幕墙创造了细节丰富、整体统一的建筑形象。结构设计与造型结合紧密,在三段结构加强层设置三道外伸臂桁架,将核心筒与八根巨型柱连接成一个整体,用新技术新形式隐喻传统文脉。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