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了
膜结构的概念、起源和发展以及膜材料的组成、分类和性质等基础知识,接着比较全面地论述了膜
结构设计的理论方法,包括找形分析、
荷载分析和裁剪分析等,并指出常用的计算机分析软件。文中并没有深入论证膜结构的技术细节,而重点在于膜结构的特点和设计方法的概念性介绍。
关键词:膜结构,膜结构设计,找形分析,荷载分析,裁剪分析
1、膜结构与膜材料
1.1 膜结构概念、起源和发展
膜结构(Membrane Structure),也即张拉膜结构(Tesioned Membrane Structure),是依靠膜材自身的张拉力和特殊的几何形状而构成的稳定的承力体系。膜只能承受拉力而不能受压和
弯曲,其
曲面稳定性是依靠互反向的曲率来保障,因此需制作成凹凸的空间曲面,故习惯上又称
空间膜结构。
古老的膜结构在公元前几千年就已经出现,最早是由天然枝条和兽皮搭成的帐篷(Pavilion),然后发展到由铁木和帆布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形状。但是,从欧洲古罗马帝国、中国汉朝时代到十九世纪末,膜结构几乎处于一个停滞发展的阶段。直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化学工业和工程力学迅速发展,高分子
合成材料技术得到大力改进,膜材料摆脱茹毛饮血的状况,现代膜结构才开始蓬勃发展。另外,两次世界大战也加快了膜结构的发展。
1917年美国兰彻斯特建议利用新发明的电力鼓风机将膜布吹胀,作野战医院,但没有真正成为使用的产品。1946年,一位名为贝尔德的人为美国军方做了一个直径 15m圆形充气的雷达罩,由此而衍生出了新的膜结构工业产业。最受人注目的是1967年Frei Otto设计的加拿大蒙特利尔
博览会上的西德馆,其以轻质透明有机织片作为顶部结构,开了膜结构商业化的先河。1970年日本大阪万国博览会上一座气承式膜结构的拟椭圆形美国馆(尺寸140×83.5m),首次采用了
聚氯乙烯(
PVC)涂层的
玻璃纤维织物,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大跨度的膜结构。以后,膜结构象雨后春笋,迅速发展。
膜结构的发展总是和膜材(Membrane Material)的进步分不开的,下面先介绍膜材料。
1.2 膜材料的组成和分类
通俗地讲,膜材就是氟
塑料表面涂层与织物布基按照特定的工艺粘合在一起的
薄膜材料。常用的氟素材料涂层有PTFE(聚四氟乙烯)、
PVDF(聚偏氟乙烯)、PVC(聚氯乙烯)等。织物布基主要用
聚酯长丝(涤纶PES)和
玻璃纤维有两种。
膜材的粘合就是将涂层与
基材合二为一组成整体。建筑结构所用的膜材大多是以
压延成型和涂刮成型的。 所谓压延成型,就是将选定的软PVC经塑炼后投入压延机,按照所需厚度、宽度压延成膜,立即与布基粘合,再经过轧花、
冷却即可制得压延膜材。而涂刮成型,则是将聚氯乙烯糊均匀地涂或刮在布基上,再加
热处理即可获得涂刮膜材,普遍的是采用刮刀直接涂刮,也有采用辊式涂刮的。
根据表面涂层(Coating)和织物基材(Layer)不同,膜材料分为三大类。(1)A类膜材是玻璃纤维布基上敷聚四氟乙烯
树脂(PTFE),这种膜材的化学性能极其稳定,露天使用寿命达25年以上,为不燃材料(通过A级
防火测试)。(2) B类膜材料是玻璃纤维布基上敷
硅酮涂层,由于膜材自身性能欠佳,现在基本不再使用。(3 ) C类型膜材料是聚酯长丝布基上涂聚氯乙烯树脂(PVC),这种膜材受自然条件如日晒雨淋等影响较大,一般使用寿命为10年至15年,是难燃材料((通过B1级防火测试)。
1.3 膜材料的性质
膜作为继
木材、砖石、
金属、
混凝土之后的第五代建筑
结构材料,具有显著的自身特性。第一代木材和第三代
钢材拉压性能均良好,第二代砖石和第四代混凝土则只具备良好的抗压能力,作为第五代的膜材料则只能受拉,没有承压和抗弯曲能力,这是膜的最本质的特征。具体地讲,膜材的主要特征如下:
(1)
拉伸性能
膜材的拉伸性能包括
拉伸强度(Tensionn Strength)、
拉伸模量(Modulus of Elasticity)和
泊松比(Poisson’s Ratio)三个力学指标。
膜材本身不能受压也不能抗弯,但具有很高的拉伸
强度,所以要使膜结构正常工作就必须引入预拉力、并形成互反曲面。通常膜材料的拉伸强度都可达100MPa以上。
模材
应力-应变关系是
非线性的,一般采用切线
模量作为
弹性模量,膜材的
弹性膜量约为钢的1/3左右。
膜材的泊松比,即横向
变形特征,约为0.2左右。由于膜是双向受力结构,设计时必须以膜材的双轴拉伸实验确定膜的弹性膜量及泊松比。
(2)
撕裂强度
膜材是张拉结构材料,其撕裂破坏比受拉破坏要严重很多,所以撕裂强度和抗撕裂性能非常重要。PVC涂覆聚酯长丝织物具有中等的撕裂强度,PTFE涂覆玻璃纤维的材料具有较高的撕裂强度。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