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中国幕墙网 > 幕墙专区 > 新闻正文

惠州第一高楼身长310米 成为现任的“最高楼主”

来源:新浪地产  作者:*  日期:2014-7-7
页面功能 [字体: ] [ 打印 ] [ 投稿 ] [ 评论 ] [ 转发 ] [ 啄木鸟 ]
  172米、198米、288米、310米……不断攀升的数字,正是惠州高楼的成长刻度表。就在距离 “惠州诞生第一座300米高楼”成为热议话题的三个月后,近日,惠州“第一高楼”再被刷新,据悉,这个位于金山湖片区的项目规划楼高310米,成为现任的“最高楼主”。

  172米、198米、288米、310米……不断攀升的数字,正是惠州高楼的成长刻度表。就在距离 “惠州诞生第一座300米高楼”成为热议话题的三个月后,近日,惠州“第一高楼”再被刷新,据悉,这个位于金山湖片区的项目规划楼高310米,成为现任的“最高楼主”。

  惠州第一高楼身长310米

  惠州“第一高楼”高度不断被刷新

  2012年,曾有市民询问记者为何惠州没有超过300米的高楼,并希望惠州能够早日建设出来300米以上的高楼。不过两年的时间,这个愿望便得到了实现。

  最先满足市民愿望的,为江北菊花头地块的金泓国泰城。今年3月份,该项目的对外信息上显示,规划楼高73层,约297米(加顶部装饰结构将超300米),双塔写字楼两栋,以及43~47层150米~165米高的楼体12栋。彼时,“超300米”“73层高”等字眼,一时间成为热词,金泓国泰城也在热议中,取代288米高的佳兆业中心成为惠州的第一高楼。

  正当人们还在为 “惠州首现300米高楼”而感到自豪的时候,不足百日,位于金山湖片区的大朗肚地块项目规划建设310米高楼的消息传出,让市民再度振奋。

  “300米就像个临界点,一旦打破就会不断被超越。”市民姜先生称,“那么多年都没有300米的高楼,现在一下有了两栋,说不定以后还有更多。”

  “第一高楼”不断长高,是好还是不好?记者随机采访了身边的市民。

  市民杨晓燕称,感觉有好有坏。“好的来说,惠州的形象更接近大都市了;不好一面是,感觉惠州高楼这么多,是否有人买令人担心。”刚刚成为金山湖片区某楼盘业主的李先生表示,金山湖片区就缺个地标性建筑。“以后请别人来我家,不用再告诉他们怎么走,直接说地标就行了。”

  规划部:除特殊地段建筑高度未限制

  与老人们聊天,会从他们的口中了解到惠州曾经是何面貌,亦会清晰地认识到,在当今高楼耸立的背后,又曾有哪些“地标先驱们”奠基了今日的第一高楼。

  从这一辈向上追朔几代,那时惠州的高度地标应该是西湖的泗洲塔,塔高7层,建在西山之顶,耸立于平湖之上,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

  改革开放后,经济浪潮席卷中国大地,惠州的建筑高度也在不断攀升。上世纪60年代,惠州最高的建筑当属12层的南坛大厦;80年代,20层的国商大厦拔地而起,刷新了惠州的地标高度记录;到了90年代,31层的天悦酒店再次拔升了惠州的高度;后来,42层世贸中心大厦一度成为惠州人民的骄傲;时隔几年,198米的富力国际中心矗立于东江边,还未坐稳“第一高楼”的交椅,便被佳兆业中心66层288米的高楼抢去;2013年底,佳兆业中心广场经营还未满一年,便被金泓国泰城夺去“最高楼主”的美誉,成为新的惠州第一高楼;三个月后,惠州楼高被大朗肚地块项目再次刷新。

  在这场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竞赛中,惠州的天际线不断被“描高”,而下一次又将被谁超越,目前尚是个谜。面对不断攀升的“天际线”,很多市民质疑,惠州是否有相应的标准限制?

  “建筑限高没有严格要求,完全取决于市场。”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据悉,该局在编制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或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告知书》时,除对历史街区、特殊景观地段有建筑限高要求外,对惠州其他区域的建筑限高没有严格要求。

  摩天大楼更易吸引品牌企业入驻

  2012年,由全国摩天高楼粉丝和建筑业、传媒业人士共同编撰的《摩天城市报告》显示,若采用152米为统计基线的美国标准,截至2012年,美国有533座摩天大楼,中国则有470座摩天大楼。但中国在建的摩天大楼还有332座,占全球在建的摩天大楼的87%。预计至2022年,中国摩天大楼总数将达1318座,是美国536座的2.5倍,其中80%将建在中小城市。

  时过两年,新的统计数据尚未公布,但是显而易见的事实摆在眼前:中国摩天大楼只增不减。

  对惠州而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愿望,在政策引导、城市形象、政府业绩、城市发展规划等诸多因素的推动下下,蔓延成了开发建设的热情。“城市核心区域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也就意味着必须提高容积率来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提高容积率也就意味着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内,其建筑高度将达到区域内的高值。”有业内人士如是分析。

  该人士还称,一些地方之所以热衷于高楼建设,一是通过摩天大楼项目建造地标性建筑,提升城市形象,显示当地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政绩;二是通过摩天大楼项目吸引一些品牌企业入驻,带动整个项目或区域企业的聚集,提升区域板块的城市竞争力。

门窗幕墙第一手资讯! 上中国幕墙网 news.alwindoor.com 手机访问地址 3g.alwindoor.com

原文地址:http://www.52mqw.com/info/2014-7-7/37257-1.htm
转载时需注明出处:中国幕墙网 www.alwindoor.com
我要评论 (已有*人参与评论)
上一篇:把建筑变成森林 首个“垂直森林”建筑完工
    
【回到顶部】
  近日,“大猫电商平台上线新闻发布会暨中国门窗幕墙行业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论坛”在京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全联房地...
[正文]  [评论]

中国幕墙网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文章版权,归中国幕墙网和作者所共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转载要求: 转载的图片或者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准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本站水印。

隐私条款: 除非特别声明,否则文章所体现的任何观点并不代表中国幕墙网。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将其删除!

月精彩评论集锦
知识百科
月热点新闻推荐
月企业关注度排名[幕墙]
月产品人气值排名[幕墙]
客服电话:400-60-54100  传真:0832-2201099 销售值班电话:15023154960